
anatomē 见解 #2:Friluftsliv(‘自由空气生命’)
随着白天越来越短,天气越来越冷,我们或许会倾向于躲进舒适的室内。但斯堪的纳维亚人却有不同的想法,这或许是我们在黑暗的月份里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
挪威人将这种理念称为“friluftsliv” ,字面意思是“自由空气生活”。尽管“friluftsliv”一词最初由著名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在其1859年的诗歌《在高地》中提出,但与自然建立深层的精神联系以促进身心健康的理念在挪威文化中已存在数个世纪。
这种方法呼吁我们无论天气如何都要走到户外。如果这让我想起冰川徒步和登山,别担心——它并不一定非要极限运动才有效。(不过,如果你也喜欢极限运动,那就尽情尝试吧。)它可以很简单,比如在冬日里裹紧衣服,在公园里喝一杯热巧克力。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支持“friluftsliv”(自然放松)的概念。根据耶鲁大学环境学院发表的一篇文章,每周累计两小时的自然时间可以显著改善心理健康:
埃克塞特大学欧洲环境与人类健康中心的马修·怀特领导的团队对两万人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每周在绿地(当地公园或其他自然环境)待上两小时的人,无论是一次性还是分几次去,其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都显著优于不这样做的人。两小时是一个硬性界限:这项于去年六月发表的研究表明,未达到这一标准的人并没有任何益处。
[...] 这些研究表明,只要人们感到安全,亲近自然是缓解压力的良方:它可以降低血压和压力激素水平,减少神经系统兴奋,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升自尊,减少焦虑,改善情绪。在自然环境中,注意力缺陷障碍和攻击性会减轻,这也有助于加快康复速度。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精神科研究人员发现,亲近自然可以减轻患者的孤独感,促进平静,并提升情绪。
虽然大自然具有治愈力量的说法听起来可能有点儿嬉皮士的意味,但相关研究确实存在,而且只会越来越有力。如果你想在这个冬天好好照顾自己,不妨学习一下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做法——多穿点衣服,呼吸点新鲜空气。